2018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打好“三大攻坚战”,规范有序推进PPP工作,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优化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在稳增长、补短板、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聚焦三大攻坚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运用PPP模式聚焦重点,精准服务脱贫攻坚。坚持精准发力,加大城镇综合开发、养老、旅游、生态等领域PPP项目推进力度,指导全区40个贫困旗县的62个PPP项目落地,项目覆盖贫困旗县的70%,总投资183亿元。赤峰市巴林右旗实施的生态保护(苜蓿草种植)项目,纳入项目总投资1.99亿元,纳入国家第四批示范项目。项目建设完成后,形成年产量800公斤/亩的5万亩苜蓿草种植基地,为巴林右旗大板镇及周边奶牛等养殖点提供40000吨/年的优质充足苜蓿草饲料,通过增产增收加快了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步伐。赤峰市巴林左旗辽真寂寺至辽祖州旅游公路建设项目,依托贫困村独特的田园风光、生产生活形态、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和森林景观等资源,通过打造特色产业对接乡村旅游,进一步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助力全旗1000户贫困户脱贫。
(二)推动绿色低碳项目发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绿色发展,优先支持供排水、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水利建设、可再生能源领域PPP项目,全区污染防治与绿色低碳领域项目111个相继落地,总投资993亿元。乌兰察布市集宁区风电清洁能源供暖PPP项目,充分利用、消纳乌兰察布市清洁能源电力提供供暖服务,有效降低了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低碳环保的环境效益。乌兰察布市也成为自治区范围内率先开展风电清洁供暖的试点和示范地区。
(三)运用PPP模式盘活存量项目,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坚持可持续发展,全区16个地方政府债务存量PPP项目落地,涉及投资105亿元,化解政府债务26亿元,盘活存量资产33亿元,有效减轻了地方政府债务压力,提高了政府资产使用效益,为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作出了贡献。鄂尔多斯市哈头才当至康巴什新区供水工程总投资20.1亿元,采用PPP模式运作,直接盘活存量资产14亿元,有效化解存量债务12亿元。同时,通过引进合作社会资本方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其在水资源领域成熟的科技成果、专利技术和管理经验,有效提高了城市供水运营水平和保障能力。
二、持续释放政策红利,加速PPP项目落地
(一)加大财政奖补力度,加快项目推进。2018年,全区17个PPP项目列入国家第四批PPP示范项目,示范项目数量居全国第10位,投资金额居全国第17位,兴安盟扎赉特旗作为全国推广PPP模式成效明显的27个地区之一受到表彰,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2018年,获得中央财政PPP以奖代补资金8500万元、中央预算内投资PPP项目前期费1400万元,本级安排财政性奖励资金2000万元,用“以奖代补”的方式推动PPP项目落地。全区19个生态环保类PPP项目获中央专项投资补助5.38亿元,获得补助项目数量和资金额度均位居全国前列。截至2018年底,全区累计落地PPP项目176个,带动投资1742亿元。其中,48个项目进入运营阶段,完成投资360亿元。从落地项目个数看,赤峰市(54个)、呼伦贝尔市(19个)、巴彦淖尔市(19个),位居全区前三位。从投资额上看,赤峰市(509亿元)、呼和浩特市(485亿元)、包头市(170亿元),位居全区前三位。
(二)发挥PPP基金作用,促进项目融资。2018年8月31日,内蒙古中政企PPP基金以股权投资的方式注入兴安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PPP项目0.653亿元;11月9日,中国PPP基金投资呼和浩特市轨道交通2号线12.35亿元,已实现放款4.5亿元;自治区PPP基金,股权方式投资二连浩特中蒙跨境经济合作区PPP项目8301万元。
(三)多措并举,支持民企参与PPP项目。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自治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精神,财政厅从PPP项目推介、前期补助、融资增信、资本金注资等多个方面,对民营企业参与PPP项目给予鼓励和倾斜。东方园林、蒙草、亿利、碧水源等民营上市企业在内蒙古自治区均有PPP项目投资。截至目前,落地项目签约社会资本方277家,其中,民企167家,民企占签约社会资本方的比重为60%,民企直接投资69亿元,带动投资1740亿元,民企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稳投资、稳增长的重要力量。2018年12月,自治区将中央支持PPP项目奖补资金中的4.1亿元用于支持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实施的PPP项目,占奖补资金的76%,充分体现了对民营龙头企业的支持,增强了社会资本的参与信心和决心,对PPP市场释放积极的信号,激发了民营企业参与PPP模式的热情。
三、坚持规范有序推进,确保PPP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