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招标与代理机构:从互动到融合
电招标兴起适逢“互联网+”时代开启,传统招标代理机构从观望到尝试,从使用者到服务者,从工具化到一体化,在与电子招投标的互动和融合过程中,传统招标代理机构将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在新一轮的公共资源交易改革中实现华丽转身,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
一、传统招标代理机构的困境和期待
(一)现实的困惑
传统的招标代理机构最早的诞生于20世界80年代末,在招投标领域栉风沐雨三十年后,突然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这其中,有招标代理队伍自身的因素,全国数万家代理机构,管理水平参差不起,无序竞争的现象较为普遍;有市场环境、诚信的缺失、法律体系不健全等因素;各级政府入场干预尚未彻底解决,《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工作方案》(简称《方案》)所述的乱象就是对此现状的精确总结。
对于倾注了数十年情感于招投标事业的传统代理机构而言,最大的无奈莫过于招标代理的社会认知已沦为排程序、走过场的工具。提高招标代理服务的专业技术含量,回归专业咨询机构的本质定位,虽已成为多数代理机构的共识,但面对现实,总有力不从心的困惑。
(二)信息化带来的变革预期
正如中国招标投标协会常务秘书李小林所述,“市场一体化和信息一体化的紧密关联性虽然是一个基本常识问题,确实长期困扰招标投标市场健康发展,以致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得益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让我们看到了招标投标信息一体化的希望。《方案》提出:大力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鼓励电子交易系统向市场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逐步从有形市场交易到电子化无形交易,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
信息技术是把双刃剑,在当前正轰轰烈烈的信息化建设中,不幸成为有些地方行业垄断、过度行政及地方保护的帮凶。但我们相信,随着党的十八大后改革大幕的拉开,信息化大潮对招标行业的席卷将势不可挡。公共资源服务平台、交易平台、监督平台的分离以及交易平台的市场化运作将彻底打破现有管理体制,重新定位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信息化环境下招投标的监管将更趋向“无形化”,透明与高效是我们所期待的一体化市场的基础。
一体化市场环境下,信息和技术同样是招标代理服务的立足点。只有对代理项目的市场格局、技术标准、价格趋势等信息有足够的收集和掌握,能够运用专业的技术手段进行分析、提炼,才能使代理工作摆脱程序化的标签,在满足个性化需求时具有足够强大的定制能力,从而具备为顾客价值创造刚性需求的能力。
二、电子招标与代理机构的互动和融合
(一)互动的历程
1.信息发布和内部管理的电子化
大多数招标代理机构首次接触网络是从2001年商务部启用中国国际招标网对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投标活动全过程进行电子化监督管理开始。2005年以后,各地建设工程主管部门陆续建立门户网站,要求工程建设项目必须在指定网站发布招标信息。网上信息发布并没有对项目操作有任何实质性影响,通常是代理机构吧招标信息打印、盖章后传真给网站,同时发送电子文档,网站审核后发布。至于网站审核发布的效率,根据各地的管理水平则参差不齐。
同期,一些先进的代理机构尝试建设企业门户网站和内部OA系统,用语企业宣传及改善对日益复杂的招标业务的后台管理。一些机构初步建立起评标专家库和投标人库。
2.招标业务局部和全流程的电子化
自2008年左右,电子化在招投标领域的发展逐步加快。许多地方在政府主管部门主导下建立集监督、管理和交易于一体的招投标电子平台,主要招标业务节点实现了网上操作。近年来部分地区实现了招标投标全流程的电子化。
随着地方监管电子化的发展和强制进场交易制度的推行,许多招标代理机构被动地接受了电子招投标的普及。由于多数操作是线上、线下并行,电子、纸质共存,加之各地纷杂的管理体系的制约,代理机构和投标人并没有体验到电子招标带来的高效快捷。
相比而言,部分代理机构自行或联合第三方开发的平台,以高效、务实为目标,有的突出了所处行业的管理特点,有的侧重于所服务领域的专业特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由于制度环境制约、市场化水平低等因素,推广应用的范围不广。
在系统功能方面,现存的各类平台依然较多地关注招投标流程的实现和优化,对智能化专业积累的挖掘深度不够。随着电子招投标制度体系的完善和技术会犯体系的建立和推广,市场正在呼唤智能化平台强者的出现。
(二)融合的憧憬
1.专业知识库体系的建立和融合
传统代理机构需要一个智能化交互平台完成专业融合。信息化的租用必定是持续而深刻的,吧专业的文本半岛电脑上并不意味着一个专业的平台。传统代理机构在数十年的行业实践中有着海量的技术和经验的积累,但往往只能部分存在于业务骨干的头脑中。打造一个智能化的交互性交易平台,应具备数据积累和技术沉淀的能力,使平台上的专业信息能够国旅、沉淀下来,积累下的信息经分析应用后又能促进团队的专业化,这就是专业学习型平台。
专业学习型平台是一个人机交互的概念,它需要一套完善的规则和制度加以保障。如果说交易平台负责技术沉淀。传统代理机构从确立专业化方向到完成配套组织变革,直至具备专业服务能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且在实施中不乏风险因素。依托电子平台工具,引导和培育企业内部专业服务市场化机制,以市场配置专业技术资源,推动专业技术力量的自我生长和渐进式集中,有待传统代理机构共同时间和探索。
2.业务模式的融合
互联网技术的变革,正深刻影响着各个行业。在信息高效流通的互联网时代,信息本身的商业价值正逐渐淡化,靠信息不对称博取价值差的传统中介机构将不复存在,随着招投标电子化生态环境的建立,信息资源的深度整合能力正成为中介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对招标代理业务而言,信息壁垒消除后,程序、文件、格式等种种让代理机构或纠纷或兴奋的因素都将不再是工作的内容,围绕用户需求的产品分析、供应链分析、成本分析成为服务的核心。代理机构成为用户的大脑而不是工具。根据行业特点和企业规模,这里的“用户”可以是供应链的一环,也可以是全供应链的闭环,这里的“服务”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或多向的。代理机构可以运用自身的知识储备,充分调动上下游茄叶的技术资源,完成一场对目标用户的“技术众筹”。在这种业务模式下,未来代理机构甚至不能说是一个专业咨询机构,而是一个技术经济资源实现精准化自由配置的平台。
3.组织机构的融合
全新业务模式与创新的组织结构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新业务模式下,互动变得更加高效,信息吞吐量爆发式增长。传统代理机构必须保持在管理模式、组织结构、文化和信息技术等方面基于业务流程再设计的同步创新,以适应新经济环境。
在业务模式变革的初期,传统代理机构伴随着专业化改造的组织蜕变,实质上是组织的知识管理网络化的过程。通过包括专业学习在内的知识管理平台的建设提供知识获取、整理分类、知识发布与协同等功能并最终存进企业的知识创新。
三、平台生态圈的大蓉和
(一)共建、共享与共赢
电子招投标所酝酿的新商业模式正悄悄改变着行业的基因。地区和行业的壁垒终将消失,接线逐渐模糊,跨界将成为能为新常态。“互联网+”时代,商业的对决不再是企业间的短兵相接,而是平台间的决胜千里。平台就像一艘航空母舰,需要多兵种、多主体共建,资源共享、互补互利,最终现实共赢。
招标代理行业的转型必须立足于招标投标活动的属性定位,招投标活动的进化必然呈现资源配置的时代印记。传统代理机构只有明确各自现有优势,找准定位,共同出发,共建平台,逐步建立覆盖全供应链和券价值链的开放的商业生态系统,才能以平台的力量执“新常态”下行业之牛耳。
平台生态圈的建立需要众多主体的共同参与。参与可是有组织的,从几个主体共建交易平台开始,也可以是无意识的,从登陆某个系统开始,仅仅以企业获利或发展为出发点做某件事情,但契合了平台生态消账平衡的内生动力。
(二)勇气与行动
电子招标兴起适逢“互联网+”时代开启,传统招标代理机构正经历从观望到尝试、从使用者到服务者、从工具化到一体化的角色变迁。在与电子招投标的互动和融合过程中,运用互联网思维在新一轮的公共资源交易改革中实现华丽转身,是传统招标代理机构最好的机遇。
海尔集团董事会主席张瑞敏曾说:“百年企业都是在自杀和他杀当中选择了自杀,都是自杀了若干次之后才能成为百年企业”。传统招标代理机构面对来势汹汹的电子化浪潮,没有壮士断腕的勇气也就没有笑到最后的辉煌。
招标代理机构也并非没有互联网基因。只要摈弃僵化的传统思维,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融入行业电子化进程,业务本质传统招标代理机构必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引领招标投标事业进入崭新的时代。
下一篇: 施工与预算的碰撞,80条不可不... 上一篇: 招标资格审查活动中的常见误区
相关资讯
- 青铜峡市树新林场改革补助资金项目招标公告(宁夏)
- 《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87号)规定了哪些具体举措?
- 文昌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公寓空调设备项目的竞争性谈判公告(海南)
- 人民网办公室装饰工程中标结果公示(陕西)
- 岑巩县黔东南大峡谷景区开发项目-马家寨麒麟谷安置点附属工程(道路铺装、景观沟工程、绿化工程、公厕及地下管网工程)招标公告(黔东南)
- 2017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泮水片复合肥采购成交公告(百色)
- 卫辉市交通运输局执法所专用检测车辆采购项目(二次)谈判公告(河南)
- 碧波镇小城镇总体规划设计采购公告(黔东南)
- 秀屿区道路大中修等危桥改造工程施工监理项目公开招标公告(莆田)
- 河池市金城江区刁江流域板坡段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勘察采购成交公告(广西)